1949年1月1日,为一致指挥机构并构建安定的大块根据地、迎候中国公民野战部队南下,中国公民粤赣湘边纵队与闽粤赣边纵队、桂滇黔边纵队联合宣布宣言,标志着三大纵队的正式建立。粤赣湘边纵队建立后,旋即对东江各地部队进行一致改编。其间,江北支队改编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3支队。
2月初,军第154师一部及国防部第2厅独立第2团向江北地区建议进攻。面临来势汹汹、装备精良的敌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3支队决议集结主力,掌握时机主动出击,从根本上破坏敌军的进攻。为此,东江第3支队组成两个独立大队,一起在部队广泛开展形势教育、阶级教育和建功竞赛活动,激起官兵的革新热心和战役意志。
为寻觅最佳战机,东江第3支队强化情报搜集作业。不久,部队得悉敌军方案从博罗横河向公庄、平陵侵犯。据此,支队领导决议部队由博罗红头岭向官山撤离,诱敌深入,然后设伏于博罗公庄的上坪歼击侵犯之敌。上坪,是横河通往公庄、平陵的必经之地,地势细长、东西双面环山、草木旺盛,易于部队荫蔽,是抱负的设伏用兵之地。
3月15日黎明前,东江第3支队两个独立大队进入匿伏地域,只待敌人踏入,来一场“瓮中捉鳖”。
16日,敌军由红头岭、柏塘、陈禾洞分三路向公庄侵犯。当从红头岭侵犯的200余名敌人进入上坪埋伏圈时,东江第3支队在东西双面埋伏的部队会集火力向敌扫射,并抛掷手榴弹,声如春雷轰鸣。敌军忽然遭到冲击,登时乱了阵脚。因为地势狭隘,敌人无法架炮和运用重机枪反击,牵强抵御一阵后便向上坪村窜逃。敌人刚逃进村子,又被我匿伏在村内的部队迎头痛击。随后,我军建议全面冲击,敌军很快全线崩溃并缴械投降。其他两路敌人听到枪声,妄图赶来救援,也因途中遭到东江第3支队打援部队的阻击,很快撤逃。
上坪埋伏战仅用40分钟便告完毕。东江第3支队以很少的伤亡,获得较大战果:毙敌39人,伤敌37人,俘敌营长以下180人,缉获很多武器装备及电台等军用物资。
上坪埋伏战大捷,好像一记重拳,完全破坏敌军对江北地区的进攻,从根本上扭转了江北地区的形势。此战是粤赣湘边纵队许多战役中的一个缩影。从开始的400余人,发展到后来的3.8万余人,粤赣湘边纵队在解放战争中连战连捷,继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活动区域广泛56个县,成为广东公民解放战争中力气最强、活动区域最广的当地部队。其间,纵队共进行800余次较大规划的战役,歼敌2.5万余人,为广东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4年,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镇的青山沟——这个粤赣湘边纵队从前留下战役脚印的当地,建起粤赣湘边纵队留念公园。园中高耸站立的留念碑、绘声绘色的雕塑群,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烽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