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高水平质量的展开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状况介绍会在成都举办。四川省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景弘介绍,四川继续在健全天然维护地系统、强化生态维护修正、加强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四川林草展开成效显著,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在推动国家公园建造方面。国家在川布局了3个国家公园,四川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办理办法》,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办理条例》《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维护办理的决议》。省级财务组织奖补资金9.56亿元,全面整理退出矿业权,分阶段退出小水电,加强生态维护修正,划定办理网格106个,施行生态修正4万亩。若尔盖国家公园创立使命现在现已基本完成,国家林草局正在复审川甘两省创立资料。
现在,全省已建成天然维护区165处,涵盖了3个类别8个类型,国家公园和天然维护区的维护规模涵盖了全省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生境和典型天然ECO的代表,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生态系统维护修正方面。王景弘介绍,四川将坚持生态系统多样性作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屏障的重要内容,先后大规模施行长江防护林建造、天然林资源维护、退耕还林、大规模美化全川等系列生态工程,全省林木覆盖率达51.84%,森林覆盖率达35.72%,森林积蓄量达18.95亿立方米。
现在,四川草原归纳植被盖度达82.57%,超出全国中等水准30个百分点以上。建成世界重要湿地3处、湿地天然维护区32个,湿地公园从13处增至55处,湿地维护率提升至57%。全省荒漠化面积削减99.31万亩,沙化面积削减277.41万亩,石漠化面积削减330.89万亩。
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四川施行抢救性维护和户外救助,加强栖息地监测巡护,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疏花水柏枝、丰都车前、光叶蕨等曾被世界国内以为绝灭或即将绝灭的物种在四川从头发现,野生种群及生境得到必定作用维护,引发全球重视。
继续展开大熊猫、林麝等人工圈养种群的繁育研讨和野化放归,继续推动崖柏、距瓣尾囊草等极小种群植物户外回归,珙桐、连香树、红豆杉、攀枝花苏铁等物种迁地维护成效显著。
继续推动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建造,加强水青冈、毛叶山桐子、竹类等本乡原生优质种质资源保存,现在已建成国家和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20处,西部抢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