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在连州市西江镇高山村茶田围,一株1100年的南方红豆杉古树傲然挺立,见证着村子一代又一代人的繁衍生息。这株古树高达16米、树围6米长,不仅是清远市登记在册树龄最大的古树,还是目前我省登记最古老的南方红豆杉。
连州市林业局营林股工作人员日前来到茶田围后山,在南方红豆杉古树周边种上300株红豆杉幼苗。“连州古树大多以单株存在,鲜少有三五株的小群落。在乡村绿化中种植古树树种的苗木,有助于壮大树种种群、优化树龄结构,保证树种在这一区域长期生存。”连州市林业局营林股股长谭运海说。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与前人保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价值,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地位。目前,连州市登记在册的古树有610株,其中一级古树7株、二级古树29株、三级古树574株。
保护古树名木,既是在关注生命跨度的奇迹,也是在延续古老文化的记忆。连州持续下好“绣花功夫”,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古树名木,让众多古树实现“老有所养”,长得更加枝繁叶茂,焕发出新的光彩,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一般来说,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即为古树,名木则是具备极其重大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或具备极其重大纪念意义的树木。
“按照鉴别判定的结果,树龄500年以上的是一级古树,树龄300—500年是二级古树,树龄100—300年的属于三级古树。名木与树龄没关系,不受树龄限制。”谭运海介绍。
连州山地面积占全市面积70%以上,是以山地为主的林业大市,森林资源丰富。截至目前,连州市在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里登记的古树有610株,主要树种有榕树、樟树、枫香、黄连木、苦槠、南酸枣、柏木、马尾松,最为珍贵的树种为南方红豆杉、银杏等。在一级古树中,以西江镇高山茶田围村的古南方红豆杉最为珍贵,登记树龄1100年,是目前我省登记最古老的南方红豆杉。
为保护好古树,保护“记得住的乡愁”,近年来连州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部门职责分工和属地管理原则,明晰各职能部门管理责任,落实每株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人和监管责任单位,由各镇(乡)人民政府与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人签订了管护责任书,常态化开展巡林护林和古树保护工作,关注古树名木动态,立即处理各种隐患问题,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
“一树一档”建档立卡管理。连州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了一轮全面巡查,落实古树挂牌工作,完善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和电子信息数据库。挂牌相当于给古树名木佩戴了“身份证”,既有很大效果预防盗伐,也堵住了被误伤误砍的风险。同时,广东省林业局为连州7株一级古树安装了视频监控,全天候实施监控保护,保证古树的状况能在第一时间被林业部门掌握。
2023年,为深入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连州开展古树名木后备资源调查,主要是针对80年以上古树做出详细的调查,收集尚未挂牌的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统一进行建档立卡,建立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数据名目,共完成280株古树后备资源调查。
此外,为强化群众保护意识,连州通过乡村大喇叭、挂横幅、微信公众号、抖音小视频等方式,对古树名木管护知识和意义进行全方位宣传,提高群众保护古树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古树周边划定民俗活动的安全红线,避免古树因民俗活动误伤。
春日雨后,保安镇福山森林公园翠林环绕,置身其中,让人倍觉神清气爽。福山森林公园内大树参天、古树众多,是连州辖内古树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登记古树共9株,有树龄580年、550年的红锥树,有树龄超百年的苦槠树、薄叶石楠、观光木、樟叶槭……
谭运海介绍,福山森林公园里的古树树龄都比较老,而且比较高大,“随着树木持续生长,林内自然产生倒伏、树枝干枯等现象,影响了森林内部卫生环境,也容易滋生白蚁等有害生物”。
去年12月初至今年3月12日,连州实施了福山森林公园古树名木保护项目,对园内400亩林地进行白蚁消杀,使用增加防虫、抗寒、抗病成分的专业用树干涂白合成剂对树干进行涂白,并清理林内倒伏木、枯枝,对1株有倾斜趋势的古树进行支撑加固等,保障古树健康生长。
古树,是城市的“守望者”,是一个地方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在连州,由于古树的历史、文化和顽强生命力,人们对古树的崇拜和敬畏油然而生,自然形成较强的保护意识,未发生过人为破坏古树的行为,古树生长状况总体良好。
然而,也有部分古树因“年事已高”、环境改变、管护不够、病虫害发生等,古树生长表现为衰弱或濒危,出现枯梢、断头、树体残缺等现象。
因此,在古树保护过程中,连州研究不一样古树所需的养护措施,根据每棵树的详细情况,制定适合的对策进行针对性治理,为古树名木焕发生机奠定坚实基础。针对健康情况较差的古树,连州及时做好复壮治理,通过根基填土、支架支撑、树体喷肥、清理树体、树木注液等措施,及时治理树体倾倒、腐朽、枯枝等问题,对濒危古树名木及时抢救复壮。2023年,共完成12株古树复壮工作。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对马尾松类古树危害较大。连州强化线虫病治理,及时作出调整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出现线虫病的树木采取“即死即清”措施,实行全面清理,避免线虫病疫情进一步扩散。同时,开展线虫病日常监测,常态化巡查并定期取样鉴定。
不仅如此,在保护古树名木工作中,连州健全管护长效机制,不断探索完善“林长+检察长”“林长+森林法官”“林长+警长”等管护协作机制,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凝聚合力让古树名木屹立长青。
连州市人民检察院充分的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开展了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通过开展实地调查、召开公开听证会、发出磋商函等工作,推动相关行政部门全面依法履行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职责,共同保护好连州市的古树名木资源。
去年10月,为进一步掌握连州市的古树名木保护现状,连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党支部来到保安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现场察看了古树生长态势、管护现状、标牌留存等各项情况。随后走上保安镇街头,派发宣传册以及进行法律知识宣讲,让当地群众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强的责任感。
每到深秋时节,连州市西江镇看坪村前,几棵千年银杏树枝繁叶茂,金黄色的银杏叶层层叠叠,十分壮观,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发烧友聚集。
“一天中,最好的拍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晨曦中,银杏树会蒙上一层薄雾,或隐或现,宛如仙境;傍晚时分,银杏与晚霞相得益彰,如诗如幻。”当地的摄影发烧友说。
在连州,不少古村与古树相生相融,传递悠悠历史韵味。东陂镇江夏村下山坪有一棵树龄310年的古榕树,当地村民自小便在榕树下玩耍,古榕繁茂的枝叶在空中延伸,为露天的广场带来一片清凉。村中另两棵古榕树位于村头和江夏小学前,树龄也有200多年。它们就像一群老者,守护着江夏村民。
依托古树风光、古树群落等自然资源,连州挖掘古树生态景观,推进绿美古树乡村、古树公园建设,让人们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通过实地调查、探寻走访等方式,筛选出古树基础优秀的古树群,结合当地历史背景和文化及古树生态景观等,打造古树公园、开展绿美古树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景观品质,建设绿美家园,开展路旁、水旁、宅旁、村旁的绿化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目前,连州市有4个已挂牌的古树公园。
在岁月的流转中,一株株苍劲的古树,始终屹立在天地之间,成为见证历史变迁的“活教材”。树滋养着人,人呵护着树。接下来,连州将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多措并举、科学精准地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一步明确管护责任、落实具体责任人和保护的方法,分级别对古树进行定期巡查,让每株古树枝繁叶茂、续芳华,为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特征:一种落叶乔木,到秋季,叶片凋落前会变成黄色。花期3至4月,种子9至10月成熟。
历史:位于百家村门楼附近,曾遭受台风摧残,许多枝干被吹倒,树干也被白蚁蛀空,但它依然屹立不倒。
特征:落叶乔木,果实呈浆果状,成熟时颜色为褐红色。花期4至5月,果期10至11月。
历史:据说,在村子建立之前它就存在了。村民将其作为神树供奉,以求保佑村里风调雨顺。
特征:常绿乔木,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花期2至3月,果期10至11月。
历史:现在的市政府位置,在西汉时期就成为地方政府行政所在地,一直沿袭至今。据说此树为五代十国时期一位官员到任时种下。
历史:此树生长在保安镇福山风景区内。福山是全国道教第四十九福地,树木自然生长,少有人破坏。
树木奇特性状:有明显板根现象(“板根”形成,是因某些种类植物树体高大,根部难以固定,为支撑树体重量而自行变宽、变高、变长,逐步形成地面板状根,使整株树体不会因自然灾害失重等原因倒塌)。
树木奇特性状:主干1.5米高处有一个40×30厘米的椭圆形树洞,有板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