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苗木产品 > 草坪

高中地理:植被演替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 2025-01-26 01:47:26 发布者: 草坪

  3.动物:由于动物的作用而引起的群落演。例如,原来以禾本科植物为优势的草原,植株较高种类较多,在经常放牧或过渡放牧之后,即变成以细叶莎草为优势成分的低矮草原。

  例如: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林地,光照条件增强,其他生态因子也发生相应变化。这时,原来群落中或附近生长的山杨、桦树等阳性树种,以其结实丰富、种粒小、传播能力强而很快进入迹地,又以其发芽迅速、幼苗生长快、耐日灼、耐霜冻等特性,适应迹地的环境条件而迅速成林,实现定居。杨桦林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步改变了迹地条件而形成一个比较耐荫而中生的群落生境。在这个新的群落生境中,红松种子虽然发芽困难、幼年期生长缓慢,但它幼年期耐庇荫,适应中生环境,因而,当种源充足时,能获得良好的更新。相反,在这个新的群落生境中,杨桦类阳性树种的幼苗由于得不到充足的光照而逐渐枯死,无法更新。随年纪的增加,红松进入林冠上层与杨桦木争夺营养空间。杨桦木由于不耐荫,寿命较短,逐渐衰退死亡,终于被红松林所更替。

  题1:植物演替指植物群落被另一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一般从耐贫瘠耐旱的简单先锋植物开始,它首先占据的岩石,然后随环境变化演化到复杂植物。如图分别示意我国某局部区域高山先锋植物覆盖度面积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答案:1.C根据材料,植物演替一般从耐贫瘠耐旱的简单先锋植物开始的,先锋植物首先占据的岩石,反映早期为干旱贫瘠的裸岩环境。如果先锋植物是高山4500米处的主导植被的话,那么说明此地应该是干旱或者的岩石环境,而图示高山4500米附近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左右,环境条件较好,而且据图知先锋植物覆盖度面积较小,都说明先锋植物不是这一高度的主导植被,而被其他较复杂植物所演替,A错误;年降水量为4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2℃左右,这种气候下最明显的植被类型应该是高山草甸,C正确;根据所学,高山荒漠年降水量应该在200毫米以下,而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的植被,年降水量应该在800毫米以上(依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位于我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南方地区),因此B、D错误。故选C。

  2.D读图可知,高山4500~4900m先锋植被覆盖度面积变化表现为:低海拔处覆盖度面积明显偏小,高海拔处覆盖度面积较大,说明该地低海拔处可能由于环境变化(由开始的干旱贫瘠的裸岩环境变化为降水较多、土壤较厚较肥沃的环境),导致先锋植被被其他植被演替而覆盖度面积明显缩小,D正确。而高海拔处虽然水分条件更好,但由于可能是陡峭的崖壁,土壤发育极为困难(不能说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只能生存先锋植物,覆盖度面积仍然较大,因此排除AC选项。据图能够准确的看出从4500-4900米气温并没有降低很明显,因此不是影响的主导因素,排除B。故选D。

  3.B随着全球气温升高,该地气温增加,热量条件增加,先锋植物上界因此会上升,B正确,A错误;先锋植被不会完全消失,C错误;先锋植物发展到某些特定的程度,会被其他植被所替代,无法完全占据主导,D错误。故选B。

  垫状点地梅是一种先锋植物(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是我国特有物种。它常其形成致密的垫状结构,贴伏于地面,有着非常强的喜光性。它通过自身特殊的形态结构改变微环境,从而能够为其他植物的迁入和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下图示意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图中深色圆面积代表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大小)及垫状点地梅的景观图。

  答案:(1)在海拔4900m以下,温度虽然逐渐增加,但降雨量却不断减少,垫状植物的盖度也明显减小;在海拔4900m以上,降雨量虽然还在增加,但受温度逐渐降低的影响,垫状点地梅的盖度则逐渐降低。由这样来看,垫状点地梅的分布同时受水热因子的控制。因此,在海拔4900m以下,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水分);在海拔4900m以上,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垫状点地梅生存的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垫状点地梅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多,平均温度高;贴伏于地表的垫状结构保持温度的作用强,而且有利于抵御寒风,减少热量交换。

  (3)加快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留住水分和热量,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

  火灾给森林ECO会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频繁及重度的森林大火,会对高纬度地区的不同植被类型和群落、土壤环境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图示意阿拉斯加的黑云杉林区1971年重度火烧后部分植被覆盖度变化,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1)影响:森林火灾将原本储存于植被体内的碳元素,通过燃烧释放了部分进入大气;部分以草木灰(固态无机碳)的形式补充表上;部分草木灰(固态无机碳),随着雨水淋溶进入水体中。

  (2)草本类。理由:草本类植被较苔藓类植被根系更发达,火灾后地下根系保存较为完好,后期恢复较快;草木类较乔木黑云杉等级更低,恢复所需时间更短。

  (3)变动情况:先快速增加,后会降低。原因:火灾后乔木(黑云杉)被毁,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草本植物光照条件极大改善,促进其迅速恢复及生长;后期随着乔木逐渐恢复,林下光照条件变差,草本植被覆盖率会降低。

上一篇:土鱼河水厂即将试运营 下一篇:寒流会带来什么有利影响 寒流带来的晦气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