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晌自己看了一本澳门特区政府文明局出书的《RC文明杂志》中介绍了两本清初西方传教士撰写的有关我国景物书本,书中呈现的铜版插画上有一些汉字,看了觉得风趣,故查询材料整理出来供朋友们参阅,其时洋人用硬笔之类的方法来描绘汉字及字型今日看了觉得有些字的造型比较夸大,还有一些字不了解是否是写错了,总归仍是蛮风趣的。
榜首本是《我国图说》(拉丁语:China illustrata)是德国耶稣会会员阿塔纳修斯·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于1667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书的一部关于我国文明政治、风土人情的图书,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应,成为西方现代汉学的滥觞,书中的插画上有一些汉字及汉字其时的读音。
第二本是《我国植物志(Flora Sinensis)》,1656在维也纳出书,作者卜弥格(Michael Boym, 1612-1659),波兰籍,忠诚的天主教传教士。曾作为南明永历皇帝的使者与南明官员陈安德一同出使罗马教廷和西欧列国,在我国天主教史占有重要位置。
《我国植物志》书中附有23幅标有我国汉字及读音的插画,对我国植物(和动物)的介绍,是欧洲近百年来所知道的关于我国动植物的仅有材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含在内)为自媒体渠道“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渠道仅供给信息存储服务。
84岁老太被大女儿带出养老院,取光40万存款;送其入院小女儿:外出未经我赞同,养老院应担责
读书、考虑、文明、史学,本号首要推送近现代史范畴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异文章。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年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错的世界节律
集邦咨询:估计2025年QD-OLED在OLED显示器出货占比将升至73%